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全民阅读的网上力量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发布时间:2015-04-19   阅读次数:【


       全民阅读日渐升温,互联网界也要来“尽一份力”。诚然,以当下6.49亿互联网网民,5.57亿手机网民的数量来看,作为互联网网民几大行为之一的阅读行为,在实现全民阅读上有太多值得期待的可能性。

  那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网民,怎样才能“说服”他们进行阅读呢?在互联网上,怎样才能让网民更喜爱自己的内容,选取自己的设备,下载自己的应用,以及在自己的文学平台上长时间留存?本期《数字时代》周刊选取了用户量最多的软件,使用者最多的阅读器,以及内容最丰富的文学平台,《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对他们进行逐一采访,看看他们是怎样实现自己“全民阅读”梦的。 

案例1——硬件

  Kindle: 阅读“神器”是怎样打造的

  在国外,几千万用户正在使用的Kindle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神器”。国内市场虽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但一提起电子书,人们的第一反应还是Kindle。

  经历了汉王电纸书,盛大Bambook,以及各种贴牌式阅读器之后,2013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Kindle笑到了最后。在牢牢守住国外市场的同时,其国内市场的布局也一步步展开。

  作为一款阅读类的硬件,Kindle有哪些独特之处?在国内外电子书厂商林立的大环境下,为何是Kindle成了最后的赢家?作为一款只能阅读的产品,Kindle又是怎样“俘获”用户的心的?

  一直在更新,从来未停步

  7代产品,这是自2007年亚马逊发布首款Kindle以来该产品的更新次数。并且,在每一代产品中,Kindle团队都试图做到全民普及——以最新一代为例,这一代的产品包括低端的学生版,中端的Paperwhite,以及最高端的Voyage,价格从499元到1499元不等。“阅读是一件全民性的事情,阅读器的价格也要让全民消费得起。”亚马逊中国Kindle市场营销副总裁于洪这样解释。

  从第一款Kindle到最新款Kindle,在国内一家视频网站工作的张蕊感受到了使用体验上的“天壤之别”。当年Kindle刚面世,喜爱阅读的她就托人从国外带了一台回来,爱不释手。不过对比她现在使用的最新款Kindle,她说:“这扎扎实实地体现了科技的进步。”据她介绍,第一款设备只能存200本书,现在的达到将近2000本;第一款举着看书的时候手腕会累,现在的完全没有这个问题;第一款屏幕会发黄,现在则是像纸一样白;第一款没几天就需要充电,现在有时几个月不充电都没事……

  于洪对张蕊的感受也颇为认可,他总结说,这7年来,亚马逊只在一个改进方向上努力,那就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从改进效果来看,他们也的确实现了这一点。

  不仅练硬件,内功更注重

  为了迎接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这几天于洪的团队在北京王府井举办了一个普及电子书的活动,他在活动现场观察了两天后发现,电子书的使用人群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最惊喜的是一个环卫工阿姨,她专门跑过来跟我说,她每天都在家里用Kindle看书。”在此之前,人们习惯将电子书的用户定位为收入较高的白领等高端人群,于洪却发现,这一次在活动现场,来体验、购买电子书的人群中有了餐馆厨师、酒店门童以及环卫工人的身影。

  阅读无界限,每个人都会有一颗喜爱阅读的心,也可以积极尝试新型的阅读方式。前不久,亚马逊在上海静安寺地铁举办了一个活动,向市民征集他们最爱读的2000本书的书名,并且把这些书全部买来镶嵌在地铁的一面墙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面墙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Kindle——这台Kindle里面装了同样的2000本书。这形成了鲜明而有震撼力的对比,一边是几吨,一边是180克,不同的重量却包含着同样的内容。

  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少人当场表示要买个Kindle好好读书。于洪对此感慨说:“大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读书方式。”人们或局限于重量,或局限于时间,总会给自己找到不能读书的理由,而现在,Kindle正帮他们把这些理由一一减少。

  迄今为止,Kindle中国书店里的电子书已经超过21万册,“覆盖你能想到的所有类别”,此外每年都有庞大团队继续寻找用户喜欢的图书,以期实现全民覆盖。“中国社会发展至今,物质已经实现了极大丰富,人们反而更需要有精神和灵魂的存在。”于洪说,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他也希望通过一个“小小阅读设备”的努力,唤醒更多人的阅读意识,让更多的人读到更多书,更多好书。

  案例2——软件

  掌阅:5亿用户是怎样聚集的

  提到掌阅,有些人会感到迷糊,但一说到iReader,这些人又会恍然大悟:“哦,就是我手机里那个读电子书的软件呀”。

  7年前,掌阅科技刚刚成立,致力于做电子读物发行平台,7年后的2015年,其阅读类软件iReader的用户数已经达到5亿,在国内同类型软件中位列第一,并且,付费用户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平台。7年时间,掌阅是如何积累到这么多忠实用户的?

  体验高于一切

  一进掌阅公司的门口,抬眼便能看见一个醒目的显示屏,上面是掌阅用户对软件所提的意见。同时,在客服组有20多个客服对这些意见进行处理,每条意见处理时间不会超过50秒。

  “意见屏放在大门口就是要提醒他们时时刻刻注意用户的感受。”掌阅科技首席执行官成湘均说,这一招实施了一年多,特别管用,“用户提出的意见基本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作为一个阅读类公司,读物的质量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掌阅不遗余力。为了让书的内容都显得有“质感”,他们对每本书都重新排版,设计封面,校对……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他们甚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自己研发了一套PDF转换文本文件的系统——据说这套系统对于中文的识别准确率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套系统。

  “读者发现书里有错别字,我们马上全额退款。他们发现内容不完整,我们也是全额退款。”成湘均说,掌阅的目的是,要让它的用户“打开这扇读书的门就会发出惊叹。”

  由此,目前即使在没有任何广告投放与营销的情况下,已经达到5亿用户数的掌阅正在以每天40万的平均数继续增长着新用户,并且,用户黏性极高。即使有一些用户因为付费而离开,不久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回来。“习惯了高质量读物后,他们很难忍受不好的体验。”对于这一点,成湘均很是得意。

  走正版的正道

  每一个有海量用户的软件都有最原始的积累,掌阅也不例外。成湘均总结说,掌阅目前能达到5亿用户的量级,关键点在于对正版的坚持。

  2009年,国内智能手机开始风靡,阅读类软件也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软件。同一年,掌阅的用户数开始突飞猛进,由500万上升到千万甚至1亿。可以说,掌阅及时赶上了智能手机的风口并且牢牢抓住了机会。

  “当时三星、华为、中兴这些智能手机厂商都和我们进行了合作。”合作方式是在这些手机中预装掌阅的软件或在手机应用商店里对掌阅进行推荐。当时市面上阅读类软件极多,但掌阅的正版路线让手机厂商“觉得放心”。

  对正版内容的坚持让掌阅与同类软件形成了差异,也令其收获了意外惊喜。迄今为止,掌阅已经与30多家手机厂商达成合作,基本覆盖国内主流手机市场,也由此在这些智能手机的海量用户心中形成了习惯,他们会默认为“看电子书就得用掌阅”。

  当然,在内容上,掌阅也没有辜负用户的信赖,目前他们已经与300多家出版社以及多家网络原创平台达成合作,基本能满足读者对于数字读物的需求。尤其是做付费业务之后,“我们会觉得有压力,有紧迫感,这就逼迫着我们要把内容做得比别人都好,要让用户感受到明显的质感和差异”。成湘均由此对质量极为重视。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掌阅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在没有引入任何投资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宣布要在接下来的3年内“投入10亿元继续引入版权”,成湘均说,他们的投入是“量力而行”,这意味着其3年内的营收将大于10亿元——对于当前的数字出版界,这接近于一个天文数字。

  在5亿用户的基础上,一切都将成为可能。也许,这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全民阅读。

  案例3——平台

  阅文: 文学巨无霸是怎样运作的

  由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合并而成的阅文集团成了国内当之无愧的文学平台巨无霸。

  8家原创文学网站,6个出版品牌,400余万名作者,上千万种网络小说及出版物——成立伊始,阅文集团便有了近亿名访问用户,近20亿的年收入,以及一个1200名员工的团队。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读物从未在一个平台上如此集中过。手握海量资源后,阅文集团准备怎样做?在之前的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阅文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吴文辉便直接提出了“全民阅读”的口号。用他的话说,他要“借助互联网的伟力,力图在云端之上建立一个无所不有、众生皆享的最大电子图书馆”,让“无论是8岁的幼童,还是80岁的长者,都可以借助任一电子介质,如家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纸书,甚至是苹果手表、谷歌眼镜等进行阅读。”

  让阅读无处不在

  阅文集团的登顶,来自两大巨无霸的合体。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的联姻,带来两个优势:作者与用户。在吴文辉看来,400万名原创作者以及他们创造的内容,就是阅文集团的底气。当然,网络文学聚焦的关键之一,是作者的数量,特别是大神作者的数量。显然,拼作者、拼内容,阅文集团不缺。

  目前阅文集团唯一欠缺的,是正规电子出版物。在这一点上阅文集团表示要加大投入,“将大幅度地扩充内容,投入上亿资金,重点增加网络文学以外的作品,建成一个包括小说、人文、社科、财经、技术、健康等海量内容在内的中国互联网上最大最全的正版内容基地,以满足各年龄层、各类别人群的‘全用户’需求。”吴文辉说。

  阅文集团的扩充目的,是实现“文学”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阅文集团旗下将包含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多种文字体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还将通过庞大的社交网络——微信、QQ等天然渠道,亦或电商、游戏等腾讯体系中吸引来的“全用户”。他们的目光,不仅仅只聚焦在小说上,某种程度上,这是阅文集团,乃至“全民阅读”的基础所在。

  让文学“登峰造极”

  做大众数字阅读是阅文集团的特长,但吴文辉并不甘心止步于此。经过13年的耕耘,吴文辉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原创文学作家以及得到数亿用户喜爱的文学作品。在这样的基础上,阅文集团的下一步将致力于这些内容的精细化开发。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是广义的”,吴文辉这样认为。在这种理念下,阅文集团将文学衍生到了影视、游戏等各个领域,其中占重要位置的,依旧是IP(知识产权)。

  IP已经不是新鲜词。以网络小说为主的IP资源,从最初的线上连载阅读到线下出版成为畅销书的单线,近两年开始引燃游戏、影视剧等大型文化产业,成为各互联网巨头、文娱生产商争抢的对象。阅文集团本身就是最大的网络小说IP出口,大部分市面可见的人气网络小说改编作品均来自阅文集团旗下起点、晋江、红袖等诸网站。近年来火热的影视剧《何以笙箫默》《甄嬛传》《匆匆那年》《泡沫之夏》等“香饽饽”几乎全是来自阅文集团,再如《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搜索》《步步惊心》《致青春》等,阅文集团“走出去”的IP个个出手不凡。

  这一次,吴文辉要做的,是要“深度介入”全产业链。据他介绍,之前包括《致青春》《步步惊心》在内的很多大热的影视剧大多产自阅文,但并非由其售出。很多是由作者独自经营,而这些作者在面对精明的乙方时,无论是议价还是签合同时都“经常吃亏”。因此,他强调,此次“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将严格把控合作方的资质与开发行为,打通产业链,深度介入IP开发制作过程,以保证IP价值在各产业领域的充分开发、优质开发”。

  ■数字阅读大数据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94亿,较2013年底增长1944万人,年增长率为7.1%。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3%,较2013年年底增长了0.9个百分点。

  ★CNNIC发布的第35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45.1%,30~39周岁人群占29.1%,40~49周岁人群占18.4%,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4%。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